close

 三年一度的棒球盛事---世界棒球經典賽(WBC

中華隊再度無法闖過首循環的分组預賽,兵敗東京

但與三年前不同的是

這次,我們不僅贏不了韓國,以大比分之差難堪落敗

更1:4不敵中國大陸

連同北京奧運,半年內連輸中國大陸兩次

被國人認為奇恥大辱

 

    事後,國內政府、媒體、民意代表、民間人士、網路

不是多對球員大加撻伐、找人負責下台

就是口口聲聲說要檢討,

甚至像煞有其事的召開了個棒球國是會議

 

 

 

    趁著經典賽逐漸進入結尾

熱潮還沒過

喜歡運動的大叔我

把這後續發展稍微消化整理一下

忍住心中的無名火與髒話(@_@

想不吐不快的想跟諸多同樣看不爽的朋友們

談一下我們國家的運動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

    基本上,透過這次棒球經典賽中華隊的不堪

可以把國內棒球程度衰退甚至腐化的問題看得一清二楚

的確,棒球是到了該檢討、重整的階段

可是,要檢討的不是只有單方面

以下幾個,都是我們國內棒球、甚至整體運動環境向下沉淪的主因:



 

    首先,人員自己不夠長進,這是不爭的事實。而且,這裡說的人員,也包含了隨隊的教練、訓練員等相關人士。這兩戰中,我們看到的中華隊,打擊喜歡亂揮大棒,防守常出現誤判或失誤,雖說比賽中多少定會出現這種狀況,但頻率如此頻繁,很難講不是我們的水準差了。有人說,這是選手尚未適應場地、短期比賽狀況尚未調整好這類的話來幫選手圓場。
    然而,為何日、韓、甚至中國大陸都可以調整好了呢?我們選手嬌滴滴到像繡花枕頭嗎?而且教練不會隨機應變視情況調度狀況還
ok的人嗎?還有人說選手給自己壓力過大。這個理由似乎言之成理,但碰心理壓力問題時,有些球隊都還會隨隊的專業心理輔導員幫選手調整心裡狀態,為何我們就沒有,每每到大賽時就讓球員以心理壓力過大的名義搞飛機?
      
    更有笑點的是,不少人把輸中國大陸的原因,歸咎在中職部分球團不放明星球員,在美國大聯盟的王建民、郭泓志等人未加入國家隊之故,乃至於語氣中影射這些球團跟球員不愛台灣,把問題扯到國家認同的層次。

   

    只是,若這些球員當時都順利徵召,難道我們就只把目的放在赢中國大陸,而且,真的會贏嗎?


   

    不要怪別人為何加入或沒回來,要先檢討的是這批選手為何會打成這樣吧!技術面不如人,鬥志、拼勁這些精神面的東西也沒拿出來,甚至在大敗之餘,有球員在場邊還一派輕鬆的笑鬧,我不知道為何身穿國家隊衣服的人,居然把榮譽心放得這麼低,更別提周刊爆料說球員賽後還跑去居酒屋喝酒,會女友的事了。不論是不是真的,這種消息只會更讓外人認為球員就是不長進。這種球員不求長進的現象,就是造成國內棒球實力向下沉淪的主因。而且不只棒球,國內另一項主流運動籃球也是如此,讓人看的心寒。


   

    於是乎,當前在各種運動中佔有最多資源的棒球與籃球,近年卻幾乎每次在國際賽讓國人失望,甚至頻頻爆發醜聞而讓人感到難堪,無法讓我們感到驕傲、有成就感的運動……


怎麼可能是我們的國球呢?   大叔我既不相信,更不想承認。

 


    
     第二,政府漠視運動的態度,造成國內運動環境成長有如石器時代緩慢。不論是體委會、行政院、還是最高的總統。我們的政府對運動好像永遠只會做一件事:風光的時候錦上添花,難堪的時候做出悲痛沉重的檢討樣子。

   
不論哪一個有色黨執政,對於運動產業的發展永遠只是紙上談兵、畫畫大餅。什麼奧運七金計畫、舉辦奧運、踢進世界杯之類的「遠景」,說穿了,只是空口說白話而已。真要請政府協助,也沒看到政府有什麼有計劃的行動或經費補助來提升各種運動,只會在選手靠自己拼上國際舞台得獎時,發個國光獎章跟相形見絀的獎金意思意思一下,順便在記者拍照的時候說「xxx真是我國之光」、「未來政府一定會傾權力投入xx運動」之類的場面話。



    為何不弄個好的場館、編列特別預算幫助在一級賽事中吃老本比賽獨自奮鬥的選手、辦最高層級的職業賽事以提升我國該項運動的水準,這些可以做的事幹嘛不辦呢?
 

    而總統府以下的體委會也一樣,占著茅坑不拉屎,人才外流不想辦法挽回,還怪他們不懂得飲水思源,甚至說這方面的運動人才可以接上這種話,這能不叫為國爭光的選手心寒嗎?


   

        

    而見縫插針的投機客民代更是不值一提,反正他們最會見人說人話,見鬼說鬼話,有罵有錢領,出一張嘴最行,拜託你們提一些有用的法案來提升我們的運動實力,而不要老是利用新聞話題炒熱自己的曝光率,骨子裏算計下次是否可再度連任好嗎?


     最後,我們這些作觀眾的球迷也該檢討一下,自己是否是國內運動向下沉淪的幫兇? 我們太過溺愛這些自視為「偶像」的球員了,造成他們無法精益求精,實力更上一層樓。而且在那些名嘴球評的催眠下,觀眾常常會被他們蒙蔽而忽略了事情的真相。


    要知道,那些會過度誇大甚至吹捧國內球員程度的記者、球評、乃至近期突然冒出頭的運彩專家們,固然他們對運動有著自己的專業與了解,也有他們對特殊球員、球隊的支持與熱愛,然而更重要的,他們肩負著國內職業運動收視率與票房好壞的責任在,票房ok收視率才會高,所以,或多或少的他們在播報時,常常會誇大的把選手身手形容成無所不能到可以飛天遁地;打國際賽時他們就會把中華隊的對手說的相當不堪;國內表現不好或爆發醜聞時也會高抬貴「口」放球員一馬,跟觀眾喊話說要體諒球員……,這種種的一切只為了一個真正的目的--收視率。


   

所以咧,我們作球迷的,支持棒球乃至運動的實際作法,當然還是要實地從事運動,看球賽。不過,回歸市場機制,支持認真表現、肯上進的球員、球隊與運動,摒棄自以為是的球員、球團、及運動,用市場決定一切,別讓有心人操控市場和球迷心中的那把尺。



   

 一個經典賽,讓國內對運動環境重新成為話題焦點。希望這個話題能持續延燒下去,從而讓國內運動環境獲得實質上的成長,而不要又是船過水無痕,相關人士裝裝樣子一陣之後,一切又雲淡風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tclock1980 的頭像
    jtclock1980

    自然風大叔的狡兔第三窟

    jtclock19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